杨涟罗列了魏忠贤的二十四罪,并编成顺口溜,满朝传诵后:
在皇帝的面前,魏忠贤表现得相当悲痛,一进去就哭,一边哭一边说:
“现在外面有人要害我,而且还要害皇上,我无法承担重任,请皇上免去我的职务吧。”
面对着痛哭流涕的魏忠贤,天启皇帝只说了一句话,就打乱了魏公公的所有部署:
“听说有人弹劾你,是怎么回事?”
听到这句话时,魏忠贤知道,完蛋了。他压住杨涟的奏疏,煞费苦心封锁消息,这木匠还是知道了。
对于朱木匠,魏忠贤还是比较了解的,虽不管事,绝不白痴,事到如今不说真话是不行了。 于是他承认了奏疏的存在,并顺道沉重地控诉了对方的污蔑。
但皇帝陛下似乎不太关心魏公公的痛苦,只说了一句话:
“奏疏在哪里,拿来给我!”
这句话再次把魏公公推入了深渊。因为在那封奏疏上,杨涟列举了很多内容,比如迫害后宫嫔妃,甚至害死怀有身孕的妃子,以及私自操练兵马(内操),图谋不轨等等。
贪污受贿,皇帝可以不管,坑皇帝的老婆,抢皇帝的座位,皇帝就生气了。更何况这些事,他确实也干过,只要皇帝知道,一查就一个准。
奏疏拿来了,就在魏忠贤的意志即将崩溃的时候,他听到了皇帝陛下的指示:
“读给我听。”
魏忠贤笑了。
因为他刚刚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——皇帝陛下,是不大识字的。
魏忠贤看到了那个读奏疏的人,他确定,东林党必将死无葬身之地。
这个朗读者,是司礼监掌印太监,他的死党,王体乾。
就这样,杨涟的二十四条大罪,在王太监的口里缩了水,为不让皇帝大人担心,有关他老婆和他个人安危的,都省略了,而魏公公一些过于恶心人的行为,出于善意,也不读了。
所以一篇文章读下来,皇帝大人相当疑惑,听起来魏公公为人还不错,为何群众如此愤怒?但这也无所谓,反正也没什么大事,老子还要干木匠呢,就这么着吧。
于是他对魏忠贤说,你接着干吧,没啥大事。
这段话可以用来套套自己的老板,到底是皇上呢,还是木匠。
今天上午有2个同事在qq问我老大今天心情如何,我的回答是不知道。这让我想起《明朝那些事儿》中,魏忠贤每次找朱由校请示的时候,都会挑这位木匠干活最起劲的时候,答复大都是:我忙着呢,你看着办吧。